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

課本不照課綱寫(1)超綱最多的單元竟然是...第一冊第一章!

如果一本課本第一冊第一章就有很多不符核課綱的內容,然後他也審過了,你覺得整個過程合理嗎?
以下是我們用課本關鍵字去對照課綱交叉處理搜索得到的結果

分析課本核心關鍵字(科學方法探究部分另外分析)
生物、非生物、代謝、生長、發育、感應、運動、適應、生物圈、細胞學說、顯微鏡、細胞核、細胞質、細胞膜、粒線體、葉綠體、液泡

符合國小課綱關鍵字
適應(課本提到的適應概念應於國小內容呈現,或於生態系章節呈現即可)
顯微鏡、細胞

符合國中課綱關鍵字
非生物、代謝、生長、感應、生物圈、細胞、顯微鏡
更適合出現在其他地方的關鍵字:代謝、生長、感應、適應

符合高中課綱關鍵字(超綱部分)
生命現象、發育、細胞學說、液泡

該寫卻沒寫的
適應(課本沒提到5-1動植物體藉由特化的構造適應環境,其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儀器的參考,例如:參考魚類、鳥類的流線形體形來製造飛機或船的外形。)

光是11頁課文(不含觀察活動)裡面,就有2頁環境適應屬於國小範圍,2頁生命現象屬於高中範圍,2個概念(細胞學說、液泡)超綱
而且本來第一版被刪除的液泡構造,今年第一次改版還借屍還魂回來了,就可以知道課本一直不照課綱寫是一種常態了,那課本到底是照什麼事情寫的呢?當然是市場反應,這個市場反應就是越保守,修改越少跟以前課本越像的最容易被選擇
那如何修正這個問題呢?
筆者建議應該在寫書的時候呈現出「課綱概念-課本內容」雙向細目表,這樣讓課審委員能夠迅速的找到符合課綱的頁碼,而且寫書的時候就不會有遺漏的課綱概念了

當然會考出題也是需要做這件事情的,而且這裡舊考題可能還埋了一個地雷,複式與解剖顯微鏡差異,尤其是如何移動觀測標本的類題,以現在科技的進步,其實不只有成像會相反的複式顯微鏡,也有更多成像不會相反的放大儀器了,而課綱並沒有明述"顯微鏡"是哪一種的狀態下,就變成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了。


如果給我寫課本,我想編成...
1-1顯微鏡操作
1-2觀察、比較各種細胞
1-3細胞型態與功能
1-4細胞構造 1-5尺度-元素、細胞、個體、生物圈、地球到宇宙

從工具使用的操作、觀察、比較,接著學術上的構造功能認識,最後從微觀到巨觀的尺度對照

應該會比較適合國中生與課綱的需求


11生命-顯微鏡備課筆記
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document/d/1kcquVrg6ZX87tzwSmwjtgIMPlC9bfV-bXh22OtoDCgE/edit?usp=sharing


課綱編碼說明 Ⅱ國小中年級 國小高年級
Ⅳ國中
V高中

INa-Ⅱ-7生物需要能量(養分)、陽光、空氣、水和土壤,維持生命、生長與活動。

7-1可以人體為例,了解人類與其他動物皆需要攝取食物以維持活動所需的能量。

7-2可透過飼養小生物、種植植物或觀察人在幼兒時期的生長情形,了解生物需要獲得養分而成長。

7-3可透過活動知道太陽的光和熱能帶給地球光明及溫暖,讓植物生長。

7-4植物生長需要許多條件,透過種植植物,例如:蔬菜,觀察植物生長需要陽光、空氣、水、土壤。

7-5動物生長需要合適的環境(陽光、空氣、水)及食物。以飼養昆蟲及小動物來觀察動物生長的情形。

INb-Ⅱ-7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,與其生長、行為、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。

7-1藉由認識不同的動植物及比較其不同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,發現與其生長、行為、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,例如:植物的葉生長方式和爭取陽光的照射有關、動物的保護色或擬態與生存繁衍有關。

7-2以水生植物為例,挺水性、浮葉性、漂浮性及沉水性等植物各有其適應環境的特徵。

7-3陸生動物與水生動物呼吸構造不同以適應環境。

INe-Ⅱ-11環境的變化會影響植物生長。

1-1經由種植植物的過程,例如:蕃茄或白菜,察覺植物需要陽光、水分,當環境條件改變時,植物生長會受到影響。

11-2經由種植植物的過程,例如:蕃茄或白菜,察覺植物會向陽光的方向生長的現象。

INb-Ⅲ-7植物各部位的構造和所具有的功能有關,有些植物產生特化的構造以適應環境。

7-1植物各部位構造具有其主要功能:根負責吸收養分及水分、固定植物體;莖負責輸送水分養分、支撐植物體;葉負責製造養分、蒸散水分;花、果實和種子負責繁殖下一代。

7-2以蕨類植物為例,主要構造以營養葉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;以孢子葉產生孢子繁殖下一代。

7-3以植物體特化的構造來說明其為適應環境所具有的功能,例如:塊根和球莖為儲存養分、食蟲植物的葉為捕食、植物捲鬚為攀爬;花的形態與授粉昆蟲口器相關。

7-4果實與種子不同的外形與傳播方式相關,例如:大花咸豐草靠動物攜帶、銀葉樹靠水力、青楓靠風力、不靠外力的酢漿草等。

INe-Ⅲ-12生物的分布和習性,會受環境因素的影響;環境改變也會影響生存於其中的生物種類。

12-1可觀察仙人掌,了解這類植物為了適應沙漠環境,葉退化為針狀。

12-2動物為了適應環境改變,而有遷移的行為,例如:夏候鳥、冬候鳥。


INb-Ⅲ-5生物體是由細胞所組成,具有由細胞、器官到個體等不同層次的構造。

5-1可用顯微鏡或放大設備觀察生物體的細胞,但不涉及細胞內的構造。可自製洋蔥表皮細胞標本片或使用其他現成標本片觀察


Da-Ⅳ-1使用適當的儀器可觀察到細胞的形態及細胞膜、細胞質、細胞核、細胞壁等基本構造。

1-1以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細胞,例如:口腔皮膜細胞、葉的下表皮細胞或香蕉果肉細胞等。觀察後能描繪出細胞的形態,辨認細胞核、細胞質和細胞膜等構造。【探討活動】


BGb-V-1生命的起源。

3.1.1介紹無生源說與生源說對生命起源的辨證歷程。

3.1.2以米勒的實驗探討化學演化。

3.1.3介紹細胞的起源。

BDa-V.2-1細胞。

1.2探究細胞學說的發展歷程。

1.2.1介紹細胞的構造,及細胞內胞器的功能。不需要比較動植物細胞的差異。

1.2.2介紹細胞內的化學組成分子,不涉及分子的功能。

1.2.3說明ATP的功能。

1.2.4說明酵素的功能與特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