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竟新的地方,我沒有好好去摸熟環境跟器材,是自己很大的失誤,希望下一次就可以明顯改善。

(藍色圈圈是顯微鏡的固定位置,中走廊因為距離狹窄,所以不放置顯微鏡,以利疏散;插座總是在實驗桌兩側,靠角落也要注意顯微鏡的擺放是否離桌緣太近等細節,一定要好好的告知清楚,一一確認)
以往我上顯微鏡課程之前,一定還會上實驗室安全這堂課,認識一下實驗室的狀況,然後告知安全設施,不過科學館的生物科教室是很奢侈的自己一間,沒有跟理化混用,於是安全設施就沒有獨立一堂課介紹,希望有時間可以把這部份補足。

進入實驗室總是要建立最高的標準與默契,因為實驗室就像戰場,往往當狀況出現就來不及。因此預防勝於治療是絕對必需的,以上是每次進入實驗是希望不要再重複的事情。

紅色部分是每次操作顯微鏡都要執行的步驟
1.轉旋轉盤到最低倍物鏡 2.開關位於關的位置 3.目鏡旋轉180度,插插座。
一邊介紹顯微鏡的構造,一邊讓學生觀察實體外觀。
(往後要仔細思考顯微鏡課程的規劃,總覺得e、b觀察可以省略 再思考看看)
由於解剖顯微鏡數量稀少,只能放一台在講桌,於是我選擇一次叫一組的其中一號過來觀察,減少閒置的學生數。
每個同學做完CD步驟後,完成這堂課程。
有許多可以改進的細節,提醒自己要全排再規畫一次整學期的顯微鏡課程才是

學校有許多舊的目鏡,於是我就拿這些目鏡讓學生直接觀察,有許多學生看見了倒立縮小的實像,因為其實裡面就是一個放大鏡阿!

這一樣是倉庫挖出來的物鏡,裝成這樣一目了然,最左邊還有一顆Oel 100X的油鏡,需要在蓋玻片跟鏡頭中間滴一滴油改變折射率才會看清楚的東西。
希望下次顯微鏡課程可以進步到80分以上,改進這些凌亂的缺點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